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系列解讀③ | 何為西安科技創新“八大計劃”?

發布日期:2022-02-25 來源:西安市科學技術局

編者按:當前科技創新已成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變量,科技創新正在進入大科學時代,從中央到地方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新發展時期,西安作為創新型城市,必須自覺肩負起時代責任,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體現“西安擔當”,進一步強化創新策源地作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揮國家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整體水平。為推動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目標實現,特策劃推出“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系列解讀報道。

科技創新正在進入大科學時代,科學研究范式發生深刻變革,技術群體性突破爆發,未來產業加速形成,應用場景創造新價值。從國際到國內,從中央到地方,科技創新的受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多重環境要求下,西安如何以城市力量突圍、形成未來發展核心競爭力?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從科技事業自身發展規律的角度看,堅持需求導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謀劃我國科技戰略,就會拉動和推動科技創新發展。

2021年底印發的《陜西省“十四五”創新驅動發展規劃》提出,陜西省將在“十四五”時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科技自立自強,以“四個面向”為引領,以西安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為牽引,以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核心,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著力構建“1+1+N”創新體系。

作為2022年西安市人民政府一號文件,《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融合中央和陜西省科技創新發展重要指導思想,以“科技創新1128戰略”為主要內容和基本思路,力求塑造西安科技創新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支撐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

城市要素有機結合,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所謂的“科技創新1128戰略”,具體是指:一個目標,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絲路科創中心;一條工作主線,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為支撐,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兩個著力點,推動創新資源開放共享、產業創新效能系統性提升;八項重點任務,布局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硬科技創新供給、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營造開放融通科技服務生態、構筑多層次科技合作生態、打造高效能科技治理體系。

針對基本思路所提到的八項重點任務,《規劃》列明了較為詳盡的實現路徑,特設“實施科技創新發展‘八大計劃’”章節,以占據《規劃》近半數篇幅詳細闡述了創新策源地建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型企業倍增、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提升、高質量園區基地建設、區域創新發展協同、高水平科創合作圈、一流創新創業生態培育等“八大計劃”的具體措施和重點項目。

創新策源地建設計劃注重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圍繞科技自立自強,系統整合和優化配置資源,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強化提升基礎研究能力,有力支撐陜西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和全國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計劃面向現代產業體系,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打好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提升科技創新在鞏固實體經濟根基、培育數字經濟優勢、增進民生福祉中的關鍵作用。

科技型企業群體倍增計劃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健全“微成長——小升規——規上市”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全面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整體效能提升。

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提升計劃深化“人才強市”戰略,以更加開放、更加便利、更大力度的政策、服務和事業平臺,吸引和匯聚各類國內國外人才,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推動西安人才數量質量全面提升。

高質量園區基地建設計劃強化核心園區引領,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為牽引,增強高新區創新策源能力、輻射帶動能力,實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加強重點載體建設,形成“中心驅動、板塊聯動、多點支撐”的區域創新格局。

區域創新發展協同計劃支持區縣特色發展,堅持開放視野、挖掘資源稟賦,支持主城區轉型升級,加強縣域服務體系建設,增強開發區與區縣科技創新發展的協調性、聯動性和整體性,鞏固提升西安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水平。

高水平科創合作圈計劃加強區域協同協作,堅持全球視野,主動適應國內國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落實國家區域協同發展戰略,積極參與“科技支撐西部大開發行動”,構建區域聯動、內外融合的高水平科創合作圈。

一流創新創業生態培育計劃加強要素流通配置,突出要素市場化改革,深化科技金融生態,推動創新要素、產業企業、技術成果、人才政策有效銜接,服務國家戰略加強改革試點探索,構筑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

通過各自的定義和側重點,可以看出“八大計劃”是西安在“十四五”期間,面向全市科技創新發展,系統推進科技、金融、產業、 人才等要素有機結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社會強通道的重要舉措。

打破城市發展逆境,塑造雙環境下的新型城市。

如今,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搶占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加之新冠疫情廣泛深遠的影響,科技自立自強成為國家戰略支撐。而在國內,創新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引擎,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主導力量的地位凸顯。

考慮到國際國內大環境的影響,邁入“十四五”,西安需要有效發揮自身長處,以科技創新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系統提升科技創新效能,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成為增長極,在科技強國建設中體現西安作為,在新形勢下探索國際科技開放合作新路徑和模式。

然而,西安當前正面臨科技創新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不足等問題,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

一是原始創新策源彰顯不夠,以國家實驗室為代表的高能級科創平臺布局不足,駐地高校優勢學科建設與全市現代產業體系布局匹配度不高;

二是企業創新主體力量不強,先進制造業規模偏小、結構不優,缺乏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全球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規上工業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研發投入偏低;

三是開放創新生態建設不優,創業孵化載體服務能力有待提升,高端資源鏈接力度偏弱,國際科技合作開放水平不高;

四是市場配置資源效率偏低,財政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資源統籌組織能力不足,科技金融融合和政策協同性不強;

五是國家試點“多區”疊加的改革示范探索不足,高校院所改革力度不一,軍民兩用技術轉化通道不夠暢通,“民參軍”發展壁壘較高。

挑戰與機遇下,“八大計劃”的誕生可謂是西安突破逆境、創新升級的重要實踐。

創新策源地建設計劃通過創建國家實驗室、實施高等院校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等舉措,加強原始創新策源能力??萍夹推髽I群體倍增計劃通過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完善“一企一策”培育機制、建立健全企業研發投入分層分類和遞增獎勵機制等行動,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一流創新創業生態培育計劃和高水平科創合作圈構筑計劃通過建設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專業服務體系,深度參與國家“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實施國際科技合作載體提升行動等措施,優化開放創新生態建設。同時,一流創新創業生態培育計劃通過推動技術要素市場化發展,釋放科技金融融通活力等方法,提升市場配置資源效率;通過加強重大改革示范試驗區建設,改善國家試點多區疊加的改革示范探索不足的問題。而高質量園區基地建設計劃為軍民兩用技術轉化創造了平臺。

據《規劃》顯示,“八大計劃”囊括了七個建設高能級創新策源地重點項目、六個創新型企業群體培育重點任務、兩個重點載體建設項目、一個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重點項目、三個構筑國內國外開放創新網絡重點任務、四個國家級重大改革示范試驗區建設重點任務、兩個創新創業生態建設重點任務。

相信通過“八大計劃”,“十四五”期間的西安在推動原始創新優勢、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技術創新優勢和產業發展優勢的實踐中開展有力探索,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對城市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實體經濟發展的賦能作用,助力西安以科技創新引領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使其成為更具鮮明特色的國際化、現代化的創新型城市。

免费视频网站一级人爱视频,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日韩经典,日本欧美国产,中文字幕国产视频